每次在國內旅行,遇到一些大眾運輸系統的流程、標示、動線的不良規劃,造成負面的使用者經驗時,都會對政府喊的很漂亮的口號(例如 “智慧觀光” 那些)產生強烈的牴觸感 . .
搭乘預計22:00的台馬之星,預計前往東引 . .
18:00準時抵達客運碼頭外的快篩站(快篩時間18:00~19:00),包含填寫資料、排隊、檢測、等結果,大概20來分鐘搞定
超商買了零食後進入客運碼頭,不知是否因為疫情,兩台自助 check in 機不開放,只能抽號碼牌 . .
等了一個小時多,20:00終於開始叫號、刷船票出來 . .
抽到72號的我,等到 21:00才拿到船票;
最後是證件檢查、行李檢查,登船找到舖位大概近 21:30 . .
努力說服自己:
「應該是因為疫情及快篩,才會讓流程大亂、才會花這麼多時間吧!」
但心理卻出現另一個聲音:
「如果連這些 “觀光基礎建設” 都沒法好好做、用心去優化,而有限的資源又常常拿去搞一些莫名其妙、不公平的補助,那 “智慧觀光” 等口號是否只是個笑話呢?」
#自以為是的大叔碎碎念
#旅行模式開啟